|
|
|
▌古都巡禮(七)福建 廈門 |
古都巡禮(七)福建 廈門
簡稱: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歷史:
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移駐廈門,管理臺灣、廈門兩地政務。
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稱興泉永道,管轄興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廈門成為福建東南沿海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五個通商口岸之壹。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壹日(1843年11月2日),廈門正式開埠。
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準《廈門鼓浪嶼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
地理: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本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裏,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公裏。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57.76平方公裏(含鼓浪嶼),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公裏。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01萬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