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雜說(六十四)千變萬化 非進則退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雜說(六十四)千變萬化 非進則退
千變萬化 非進則退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這是兩個觀念,古時的文字很簡單也很美,它的文學境界,往往騙住了我們的思想。這兩句話,包含的意義很多。“變化”,《易經》告訴我們宇宙間任何事情、任何物理,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沒有不變的東西。八八六十四個卦,只是兩種爻——陰與陽在變,每一變動,產生一個卦象,每個現象就不同了。變化是代表什麼?“進退之象也”。“進退”,或者是陽多了一個,陽長陰退了,或者是陰多了一個,陰長陽退了,就在這個進退之間,產生變化。為什麼不用“多少”而用“進退”呢?我們研究古書就要注意這一類地方,這是思想問題。假使用“多少”意義就不同了,沒有“進退”深刻。“進退”是大原則,是動態,尤其是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場看,都是一進一退之間的現象,所以變化是進退的現象,非進則退。在哲學課程中,常常談到一個問題,就是一般人常說“時代在進步”或“歷史在進步”,但純粹以哲學的立場來討論,就不敢這樣說了,究竟這個時代是不是在進步?要看用的標準是什麼。以東方文化,以人文文化來講,以古今的書籍、大家的著作比較,就覺得人文在墮落、在腐化。所以我們中國人動輒稱道上古如何,認為越到後來,人越墮落、越腐化,歷史並沒有進步而是在退化。但單以物質文明來說,時代真的又在進步,所以說時代歷史到底是在進步或退步,這是很難講、很難推定的問題。所以進退之間,要看在哪一個範圍,用哪一個標準,站在哪一個角度上說話。學了《易經》,就要知道卦的錯綜複雜,站在哪一卦哪一爻說話,這是一個觀念。
****溫馨小提醒****
1.好文章就像美味的早餐
日積月累會煆練出堅毅的意志
如果覺得這個訊息不錯
請分享給你的朋友
2.弘易堂微信號:hyt2000com
網站:hyt2000.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