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網路資源 » 修身養性
弘易轉載:【習氣】星雲大師:快樂的來源
弘易轉載:【習氣】星雲大師:快樂的來源
 
星雲大師:快樂的來源
 
    快樂的根源是: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樂最重要的條件,西諺雲:"健康生快樂,快樂生健康。"試想,你的身體四大不調,臥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熾盛,障門大開,起惑造業,能快樂嗎?有人說歡笑能補腦,勝于服食藥物;每日笑口常開,身體自然能健康調和。
 
  二、仁慈的心念。有仁慈心腸的人,別人會喜歡接近他,他的仁慈行為會讓人永銘于心。古代高僧大德的仁慈,如智嚴躬處疠坊、高庵看病如己,乃至像智舜割耳救稚、僧群護鴨絕飲,他們悲憫衆生疾苦的精神,不但為時人所崇仰尊敬,也為後人立下仁慈愛物的楷模。
 
  三、虔誠的態度。《禮記·大學》說:"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對人虔敬,可以鄰裏和睦,興家旺國。宗教信仰上對真理的追求也須真心虔誠,方可體悟佛性真如。
 
  四、純淨的信仰。小孩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穩;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燈,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信仰如同我們的依靠,純淨的信仰能做人生的導航。生活有了信仰,就有勇氣面對困難與壓力;家庭有共同信仰,精神理念相同,自然能和諧。孔子曾雲"仁者不憂",如果能對人生的窮通得失、成敗有無能夠不憂不拒,何愁人生不會自在快樂呢?當然,快樂要經過勤勞努力才能獲得,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與實踐,無法體會真正的快樂。


上一篇:弘易轉載:【修行】世界無界 心容則容
下一篇:弘易轉載:【修行】片言折盡半生福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5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