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四)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四)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現在先跟各位講一個故事:清朝初年有個才子,就是非常有名的袁枚-袁子才。他是乾隆時代的人,他的詩詞是性靈派,等於現代人主張隨口說出來,不加修飾,有思想、有靈性、有感情,不要那麼古板,我也非常贊成。他當時遭人反對,但他的確是當代的才子,所以他考取進士,做了兩任縣官,四十多歲就辭官不做了。
他在江寧知縣任上買了隋織造的廢棄了的隋園,稍加修葺,改名隨園,自己享了一輩子清福,真正是天下聞名的才子。他在隨園門口掛了一副對子,頗為自豪: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斯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當時另一位名士叫趙翼的,是清代有名的歷史學家,也是很有名的詩人,也是才子之一。他很不服氣,故意要來挖苦他。有一天趙翼到了南京,用紅帖子寫了自己的名字(唐宋時的名帖叫刺),親自拿著來訪袁枚。剛好袁枚不在,家人很客氣地招待趙翼:“請問趙先生,來訪有什麼事嗎?”他說我沒有事,只是想來借兩部書。家人問他借什麼書,他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借去看看。
袁子才回來知道他是來找麻煩的,便把門口的對聯拿掉了。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不要說現代人不知道,連我們當時的袁先生也弄不清楚。三墳是什麼?三墳就是三易:《連山》、《歸藏》、《周易》。五典呢?就是五經,或者說是《尚書》,洪範五福。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疇,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老實說,這些東西袁子才也都讀過,但真要談研究《易經》,實在說,他也並不很內行。所以趙翼故意來整他一下,出他的洋相。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說明讀中國古書之難,不是那麼容易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