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十三) 打鞦韆的學問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十三)
打鞦韆的學問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這里大家要注意兩個字,一個“摩”字,一個“盪”字,這是古文。大家知道我們的文字,一個方塊字就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很多的觀念,很多的思想。現在的白話文就不同了,要湊了好幾個方塊字才能表達出來一個意思或思想。這就是新舊的不同。這一代從白話文入手的人來讀古書,統統沒有辦法,原因就在這裡,因為沒有經過文字的訓練。其實大家不要害怕,我常常鼓勵大家,文字的訓練很簡單,差不多兩個禮拜就行了。
記得我當年在私塾裡,老師為我講訓詁學,我盯著老師問了一個禮拜,後來課我都不要聽了。那時候是讀私塾,把最有名的老師請到家裡來教的。後來老師問我,我說我全懂了,下面不要講了。老師大罵我一頓,我說不信我講給老師聽,但是請老師不要告訴我父親,老師說好。我講了以後,老師說你這孩子真懂了,好啦不教啦,另外教別的東西吧!所以依我的經驗,你們最好買一本《說文解字》來看,再把《康熙字典》開頭多看幾遍,看每一個字下面是怎麼解釋的。不過要買古本的《康熙字典》,上面還有篆字的,以後連篆字怎麼寫法你也知道了。這樣一研究下來,你就全懂了,能夠把部首研究清楚就已經差不多了。這是一條捷徑,不過捷徑也是很難走的啊!因為大家都沒有根啊!
現在我們回到本文,“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大家請注意“摩”與“盪”這兩個字。我們現在看報紙,常常會看到“摩盪”,某某人等意見有“摩擦”,兩個字湊攏來是一個觀念。但是,實際上摩是摩,盪是盪,兩個字的含義應有差別。“是故”用白話說就是所以。所以啦,我們老祖宗畫的八卦是“剛柔相摩”,剛與柔是相互摩擦,這樣才能夠產生動能。摩就像用手這麼搓,也好像是用手摸摸它,這是物理世界自然的法則。到了物質世界,陰陽剛柔必須相摩,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自然發生這種現象,所以說“剛柔相摩”。
卦呢?是“相盪”,盪來蕩去,像小孩子們打鞦韆,那就是盪。小孩子打鞦韆不叫做打鞦韆,規規矩矩地來說,那個叫盪,是坐在鞦韆上,甩得高高的,盪過來,盪過去,是個動態的。所“八卦是互相在盪,互相在碰。因為宇宙物理、天地、太陽跟星球一樣,萬物都在放射。太陽的能永遠不停地放射出來,每個星球都受它的干擾;我們地球的能,也不停地放射出去,太陽、月亮也受影響。這就是八卦相蕩的道理。
好了,我們懂得了這個文字的道理,就可以知道這個名詞的意義了。假如說,你們以後學《易經》,看風水算命,有時候碰到一個“盪卦'',如果不了解這些,完啦!
什麼叫盪?然後聽那江湖人胡扯,把盪卦講得玄之叉玄,說是他師門不傳之秘。當年我們聽得雲裡霧裡,後來一弄清楚,才知道江湖人物完全胡扯,他自己《易經》都沒有學通。
如何叫“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呢?太家看文王后天八卦:什麼叫相盪呢?像坎跟離這麼一甩,離卦原來在上面,像打鞦韆一樣,甩到坎卦的下面。碰攏啦,叫水火既濟;離卦代表火,水火就既濟。或坎卦盪到離卦的下面,產生另外一個新的卦,火水就未濟,這就是楣盪。如果離卦盪到艮卦的上面,就叫火山旅卦。盪到艮卦的下面,便是山火賁卦。這樣一卦一盪就盪成了八個卦;一個卦盪成八個卦,八八就是六十四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