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前人智慧 » 易經典籍連載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四)無所在無所不在(上)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四)無所在無所不在(上)
 
無所在無所不在(上)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賾”就是奧秘。宇宙中有個奧秘,有個看不見的東西、看不見的功能。我們知識上要瞭解它,並不是眼睛看到了,而是智慧上知道,這就是“見”。宇宙間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說明它、表示它呢?“而擬諸其形容”。“擬”就是理解到了形而上的複雜功能,當它將動未動的時候,像我們開關電燈,當我們的手摸到這個開關,將要按下還未按下時,亮光將要出來還沒有出來的剎那之間,可以說是由這個形而上的能,轉變為形而下的萬有之用,動而未動那個空、有之間,“而擬諸其形容”。就是這樣,瞭解它那種形象,所以畫卦“以象其物宜”,以便大家研究、瞭解這種卦象的符號邏輯。這個符號代表了萬事萬物,這就是所渭的“象其物宜”,也可以說是差不多,有一點象,很象的意思。這句話很重要!“是故謂之象”,這樣一個卦就叫卦象。
 
由這幾句話,我們就可以理解到:一切的宗教、形而上的道,或都是萬物的主宰,同形而下的關係,最高的形容說法,只能達到“象其物宜”,就是說差不多而已,沒有百分之百。所以古時釋家翻譯過來的佛,也可以說是一種卦象。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代表修道有成就的人。他已經達到了生命與宇宙合一的境界,那就是佛,就是如來。更明白地說,如來就是好像來啦。來了沒有?沒有來。去了沒有?沒有去。不來也不去。所以佛家的《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其實,其他的宗教也是一樣。你問上帝在哪裡?它會告訴你,上帝是無所在,無所不在的,教人聽了以為這就是上帝,這就是道。尤其那個神父傳教時的表情:
 
啊!萬能的主啊!上帝呀……臉仰著,眼閉著,兩臂向上張開:啊!無所在!無所不在!那個動作就是“象其物宜”。實際上無所在,根本就不在這裡;無所不在,就是說本來就在這裡沒有動過。那兩句話不是說了等於沒有說?但是佛也是這麼說。其他宗教也是這麼說的,
 
大家硬把它套上一個“神”的外套,已經等而下之了。所以我們老祖宗這個文化,將宇宙最初這個功能的奧秘,變成萬有的作用,這中間用四個字來形容它,大家要特別注意,就是“象其物宜”。


上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五)無所在無所不在(下)
下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三)象與卦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5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