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前人智慧 » 易經典籍連載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七)無是無非的形而上(下)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七)無是無非的形而上(下)
 
無是無非的形而上(下)
 
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宇宙萬物生命的功能永遠在動,我們老祖宗早就知道。這個宇宙分秒之間隨時隨地都在動,它不是靜態的,靜就是大動,動得太大太大,看起來好似靜態。事實上宇宙間沒有靜態的東西。譬如我們這個地球明明在動,但我們感覺不出來它的動,以為它是靜態的。等於我們坐在火車裡,不曉得車子在動,只看到外面的景物在動,因為我們本身在動中而不知道,所以小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動中有靜,是人文文化的觀念,動中若說沒有靜,也是我們在感受上所產生的。根據這兩個道理,《易經》便懂得人生哲學應用的重要。這是孔子《系傳》的偏向,把《易經》哲學導向人生哲學的方向,我們可以叫它人生哲學應用之研究。如果我們不客氣地來審查大老師孔子研究《易經》論文的報告,這便是我們對它的評語。
 
擬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卦象是比較而來的,等於我們拿照相機,看準確了那個方向一照,這就是“擬之”,卦象的作用就是這樣。“議之”就是討論、研究,研究結果才能找出人生行為的法則。“擬議”就是討論、研究後,把結果構成一個圖案,說明字宙物理的道理、人生的道理,這就是“擬議以成其變化”。
 
所以我們懂了《易經》的象數之學,就可以瞭解宇宙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與奧秘了。下面孔子引證《易經》的卦辭來加以發揮。


上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八)鶴鳴九皋聲聞於天
下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七十六)無是無非的形而上(上)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5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