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前人智慧 » 易經典籍連載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一)蓍筮的程序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一)蓍筮的程序
 
蓍筮的程序

現在我們談用蓍草筮卦的方法。
 
在我們開始筮卦以前,必須要心念專一,然後默默地禱念一下你要問的事情。禱念完畢後,從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放在一邊,這就是“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衍的意思與演、演繹差不多,意思是很寬廣,所以稱為大衍。
 
“分而為二以像兩”,筮的時候,雙手把四十九根蓍草,隨意分而為二,把右手的一份放在一邊,這就是“分而為二以像兩”。為什麼要像兩?意思是把陰陽分開,效法天地的道理。這樣的筮方法,不是迷信,是物理自然的效果,也就是太極生兩儀的意思,這是第一營。
 
“掛一以像三”,然後再從原來右手的那一份中取出一根,掛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即所謂的“掛一以像三”。三就是三才,象徵天、地、人三才的意思,這是第二營。
 
“揲​​之以四以像四時”,揲就是數,把左手的蓍草每四根一組,分到最後,所剩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以像春、夏、秋、冬四時,即所謂的“揲之以四以像四時”,這是第三營的半營。
 
“歸奇於扐以像閏”,左手的蓍草,分到最後(每組四根),把剩餘的蓍草或一根、或兩根、或三根,不論多少,扐於左手無名指與中指之間。扐音勒,就是剩餘的蓍草,這是第四營的一半。
 
然後再把原來右手所分的一半,用同樣的方法四揲(第三營的又一半),歸扐於左手的中指之間,這是第四營的又一半,“歸奇於扐以像閏”。“奇”就是四揲以後所剩餘的策。“五歲而再閏,故再扐而後卦”,五年有兩個閏月,這樣兩扐以像徵“五歲再閏”。
 
這時右手把揲過的蓍草放在一起,再把左手一掛(最初掛的一根)與二扐和小指、無名指間的蓍草合在一起,這樣便完全成了第一變。
 
“再扐而後卦”,然後把左右四揲的蓍草合在一起,再經過前邊分二掛一、左右四揲與歸扐的程序,三變之後才能成為一爻。這就是再扐而後卦,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才能成為一卦。
 
這種手續非常煩瑣,要經過十八次的手續,才能求出一個卦象,知道是什麼卦。現在卜卦只用三個銅板,嘩啦嘩啦一搖,陽啦陰啦,也可以,這是後世的簡化。


上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二)大衍揲蓍次序演繹表
下一篇: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五的哲學(下)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5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