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二)大衍揲蓍次序演繹表 |
弘易連載:南懷謹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二)大衍揲蓍次序演繹表
大衍揲蓍次序演繹表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像四時,歸奇於扐以像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如此6次上面的步驟總共為十八變,得出六個爻的數,即為所得之卦。
附註一:
十八變每三變所得掛扐歸奇的數,有以下六種組合:
(1)5、4、4
(2)9、8、8
(3)5、8、8
(4)9、4、8
(5)9、4、4
(6)5、4、8
附註二:
這六種組合所得的策數也有以下六種情況:
得9和6的機會各為一,
得7和9的機會各二,其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十八變中,三變所得掛扐之數
為5、4、4則:
5 + 4 + 4 = 13
49 –13 = 36
36 ÷4得9(36即乾之策數,每卦六爻,36×6 = 216)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即由此來。
如果為9、8、8則:
9 + 8 + 8 = 25
49 –25 = 24
24÷4得6(24即坤之策數,每卦六爻,24×6 = 144)坤之策百四十有四由此來。
如果為5、8、8或9、4、8則:
5 + 8 + 8 = 21
9 + 4 + 8 = 21
49 –21 = 28
28÷4得7者二。
如果為9、4、4或5、4、8則:
9 + 4 + 4 = 17
5 + 4 + 8 = 17
49 –17 = 32
32÷4得8者二。
以上得9、6者各1 得7、8者2 這六爻即是所得之卦。
附註三:
九為太陽,六為太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陽極,逢九變陰,六為陰極,逢六變陽,七為陽爻,八為陰爻,均不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