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二十六)二十八宿的分野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二十六)二十八宿的分野
二十八宿的分野
過去我們把這個六十四卦方圖,擺在中國的土地面上,再配合著天文,也像二十八宿的分野一樣。二十八宿與地面的關係,天文的名稱叫做“分野”。這意思就是說:天上的星宿照到中國某個地面,就把它那個星座與地面配合起來,這個配合叫做納甲。納甲就是從天上星宿的變異狀況,所反應分野地區的人事。它也很靈驗啊!你不要以為它是迷信、是亂搞的。譬如過去人夜觀天象,今天是三月某日,某一個分野的星座照到某一個地區,這個座突然一變,這個地區便會有大事發生。這就是二十八宿納甲的情形。
以前的人讀古文,一定要讀《滕王閣序》。現在就不一定了,恐怕大家都沒讀過。寫這篇文章的王勃,他十三歲便做出這麼一扁有名的文章。一開始便說:“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那是很不容易的。才十三歲的孩子,天文地理都那麼熟了,這就是中國文化。古人讀書的範圍也是很廣博的,南昌就是江西,滕王閣在江西。像我們年輕時出門,一定要特別經過江西,為的就是要看滕王閣。到了南京特別要看秦淮河,看了以後等於到高雄去看愛河一樣,一點也不感到可愛。秦淮河也是一條臭水溝。唐代的時候,南昌叫洪都。下面一句是“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每句話不但押韻,文字也都對得很工整。南昌故郡,故就是舊,舊對新,所以說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分就是分野,怎麼叫翼軫呢?翼是翼星,軫是軫星,在二十八宿裡邊,就分野說,翼星、軫星是屬於江西地區。它在中國的地理位置是“地接衡廬”,南面是湖南的衡山,北面是江西九江的廬山。
大家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天文地理一切都熟得很,這就是中國文化舊式的教育,並不是不懂科學。現在大家一開口就說現在學得很多,過去只讀古文。你不要開玩笑啦!過去讀書要學的東西也多得很呢!過去一篇古文,它把天文地理、物理人事,一切都包括了。譬如《滕王閣序》一篇,現在請你來解釋看看,這篇文章裡幾乎把大學各科所有的東西,都包括進去了。開頭兩句話,地理天文都有。我們現在不是講《滕王閣序》,只是從六十四卦方圖,講到了分野,同時,也讓大家了解一下古人讀書的層面,給大家一個參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