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繁體中文
大师专栏
导读
基础风水
风水知识
风水用品
风水学概念
古今风水学
常见风水问题
进阶风水
应用风水学
风水学实例
基础易经
进阶易经
每日运势
易经应用学
鬼谷命卦-简批
弘易笔谈
弘易谘询
弘易八字
弘易风水
弘易观点
公司简介 大师简介 服务项目 大师专栏 客户实例 相关资源 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基础风水
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3)-惊蛰 3/4-6
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惊蛰

传统上春季,第三个节气为惊蛰。即太阳黄道上自黄经345°至360°,每年3月5日(或6日)开始,至3月20日(或21)结束,约15天。这时太阳直射点由5°57′S移至赤道。狭义上,指惊蛰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345°的时刻,即在3月5日(或6日)。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於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北京地区,北海冰融化,雁飞、蜜蜂开始群飞,春雪终止,榆树开花。
 
“惊蛰”,是“立春”以後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後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惊蛰”节气後,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雨水"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後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著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民俗∶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於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後,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义。


上一篇: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4)-春分 3/20-21
下一篇: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2)-雨水 2/18-20
<回分类页>

Copyright © 2025 台湾弘易堂-科学风水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