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4)-春分 3/20-21 |
弘易观点∶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分是一年中第四个节气。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段时间 (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因这个时刻处於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春分点系天文学名词,全球通用;但南半球的春分点指东经180°与赤道的交点,太阳在9月23日(或24日)经过此点。中国文献中指的春分点,通常指黄经0°与赤道的交点。春分点的确定,始於商代(约在公元前18一20世纪)。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後,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半。”《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之篇》有∶“春节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璁好。”此日阳光直射赤道,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其後阳光直射点位置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而夜长。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春季开始。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农谚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京地区,山桃、加拿大杨、连翘、杏树、玉兰等树木相继开花。春分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时节,在中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
民俗∶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