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转载∶陈亦纯 秘密21(九)第一法则 4-3 了凡四训翻译 |
先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家母要我放弃从科考得功名的打算学习医术。
她老人家曾说∶「学医不但养生,还可以济世,若是医术高明,尚可博得世人的赞誉和钦仰,更何况这是你父亲生前的心愿。」因此我顺从了母亲的意思。
一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气韵不凡,貌似仙人的老人。我毕恭毕敬的向他打招呼,他凝望了我一眼後说道∶「你有做官的命, 明年就可考取秀才,为何不读书呢?」
我告诉他原委,并请教老人的姓名与府居。老人说∶「我姓孔,云南人,得有邵子『皇极经世』正传,命该传你。」
听了他的话,我虽无法完全相信,却也觉得不妨了解一下。於是接引孔老先生回到家里,将此事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要我好好地招待他,并观察他的预言是否准确。很叫人惊讶的是,孔老先生在随後所推算的一些事情,居然不管大小都非常的灵验。
所以我接受了孔老先生的劝告,动了进学的念头。首先我和表哥商量,表哥说有位郁海谷先生在友人沈友夫家中开馆授课,我到那儿读书是再方便不过的。因此我便听从表哥的建议,拜郁海谷先生为师。
孔老先生为我起数推算,他说我县考童生会得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结果在次年的三次考试里,录取的名次与预言完全相符。
孔老先生又说我某年会考第几名,某年补上禀生缺,某年当贡生,而後某年任职四川省内的一个知县,在任三年半後即应告退归乡,五十三岁的八月十四日夜里二时左右逝世,很可惜的是没有子嗣。这些预言我都一一纪录下来。
自此以後,凡是考试,名次的先後都不出孔老先生的预料。
唯有一次,孔老先生算我须领用九十一石五斗的禀生米才能升为贡生; 但当我领到七十一石的时候,上司屠宗师便批准补贡。因此我有些怀疑预言的准确性。
谁知我的补贡还是给退了回来,直到丁卯年,另一宗师殷秋溟先生看到我的试卷,叹声道∶「这五篇文章太好了!这和给皇上御览的奏摺并无不同,怎能让人才给埋没呢?」於是吩咐县官替我呈文正式升为贡生,居然连同以前所领的禀生米,竟恰好是九十一石五斗。
因此我相信人的功名富贵和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所以便看淡了一切,无所妄求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