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转载∶陈亦纯 秘密21(十七)第三法则 4-3 了凡四训翻译 |
云谷禅师接著问孔老先生对我的一生还说了些甚麽。我就把孔老先生所推算的结果原原本本的详述出来。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想想看,您应得功名吗?应有儿女吗?」
听到此言,我整个人都楞住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慢慢地回想过去的所作所为。过了许久,我才回覆道∶「不应该吧!官场中的人都有福相,我相貌轻薄,又不能积德造福,也不能忍受烦杂琐碎之事,加上心胸狭小不能容人;又时常以为才智胜人一筹而处处压抑别人,在行为上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言谈间则胡言乱语不顾虑後果。这些都是福薄之相,怎麽有功名呢?」
「俗语说∶『肮脏的地方会有生物出现,太乾净的水则留不住鱼。』我对环境太过於吹毛求疵,应是无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生养万物,我脾气暴躁该是无子的第二个原因。仁爱为化育之本,过度自矜则是不育之因。我贪生自好,不能舍己为人,是无子的第三个原因。而且好说话、贪杯好饮,日夜颠倒没有节制,这些使精气神大为损伤的事,更是无子的重大因素。其他尚有很多的过失,更是多得无法胜数。」
云谷禅师点点头说∶「你讲得很对,但不仅仅是功名与子嗣和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关;世间上能享千金财富者,一定是有千金福份的人;能享百金财富者,也是定有百金的福份;命该饿死者,一定是受饿死报应的人。这些完全是自己所造成的,上天不过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而已,丝毫没有增加一点干涉的力量。」
如以传宗接代之事来讲,能积百世之厚德者,必会有百世子孙可传;积十世功德者,也必然有十世子孙可传;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则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传之;那些没有子嗣者,必定是毫无功德者。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应该将不得功名和无子之原因尽情改掉。你要积善德,多加涵养,多为利人之事,且善加珍惜身体好为他人谋。要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後种种譬如今日生』的精神。如此必能去除身上的痛根,重获仁义道德的新生命。」
「假如血肉之身真有定数,则义理之身岂不能感动上苍而获福?书经中太甲篇写著∶『上天给人的灾惩或许还可避开,自己作了孽就无法不受报应』。诗经上也说∶『人若能时时谨慎,念念不忘追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天道,必然会得到上天的佑福。』孔老先生算你不能得功名、没有後代,这是上天所定於你身上的,但只要你扩充德行,力行善事和广积阴德,则自己所造的福份,哪有不能接受、享受的呢?」
「易经上谈的是趋吉避凶之道,如果说命运不能改变,则吉又如何取?凶又如何避?第一章说道∶『广积阴德的人家,不但本身有福份可享,连子孙都可享受到馀留下来的福』你难道不信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