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繁體中文
相关资源
前人智慧
易经经典
风水经典
其他经典
易经典籍连载
当代佛学节选
当代思潮
改变命运
献给旅行者们365日
人生的真理
网路资源
好文转载
风水转载
易经转载
修身养性
佛法知识
友情连结
民间信仰
流年理论
常用祭祀仪轨
公司简介 大师简介 服务项目 大师专栏 客户实例 相关资源 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当代思潮 » 改变命运
弘易转载∶陈亦纯 秘密21(三十二)第七法则 4-2 了凡四训原文+注释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一),亿(二)而谈其祸福,靡(三)不验者,《左》、《国》诸记(四)可观也。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五),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六),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行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七)!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真机也。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八)。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九);吾何可以不惧?

不惟此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十);吾虽掩之甚密,文(十一)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十二)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十三)。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十四),一息不属(十五),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十六)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注释】
(一)言动 言语举动。
(二)亿 猜测。
(三)靡 无。
(四)左国诸记 左,左传。左丘明所作,详解「春秋」之书。国,国语。为记载春秋诸国国史之史册。
(五)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清朝曾国藩为能识人之人,他曾说过∶「邪正看眼鼻,聪明看嘴唇。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问条理,尽在言语中。」
(六)翳 眼珠上生了遮蔽瞳孔的薄膜。
(七)耻之於人大矣 孟子尽心篇∶「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羞耻心对於一个人的关系可太大了,那些专门从事机巧变诈的人,根本没有羞耻心,自己不如人,还不以为可耻,那麽还有什麽事可以比得上别人呢?)
(八)天地鬼神实鉴临之 太上感应篇∶「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九)重则降之百殃,轻者损其现福 太上感应篇∶「苟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慢其师长,辱其尊亲,叛其所事……如此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馀责……」。
(十)闲居之地,指视昭然 大学有言∶「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人纵然能骗得了别人,但终无法骗得了自己之良知。
(十一)文 掩饰。
(十二)懔懔 惧怕恭敬。
(十三)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具除 此句与佛经之「十年暗室,一灯能照」相同。意劝人真心忏悔改过。
(十四)尘世无常,肉身易损 涅盘经云∶「人命无常,过於山下水。今日虽存,明日亦难保,云何纵心住恶法也?」
(十五)一息不属 有老者之聚会,到会只三人,一人感叹道∶「往昔到者数十,今只剩我们三人,明年不知我尚否能来。」另一老者讥笑道∶「你还想活到明年,我今晚睡觉,明晨能醒来尚是问题呢?」最後一人听後叹口气说∶「你们还想的太远,我现在担心,我这口气吸入後,是否还能吐出来呢!」
(十六)风雷益 此为易经六十四卦中之一卦名称,上为巽卦下为震卦,巽卦属风,震卦属雷。意谓风雷兼动万物得益。易经上解释此句有「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之语。


上一篇:弘易转载∶陈亦纯 秘密21(三十三)第七法则 4-3 了凡四训翻译
下一篇:弘易转载∶陈亦纯 秘密21(三十一)第七法则 4-1 千年幽谷可以一灯放光明
<回分类页>

Copyright © 2025 台湾弘易堂-科学风水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