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一百九十六)人生成败关键(上)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一百九十六)人生成败关键(上)
人生成败关键(上)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这就是人生的境界,也是《易经》的帝王学、领导学。大家要知道,《易经》呀、老庄呀,都是我国帝王领导学中最高的哲学。天下人事宇宙万有,皆见於爻象的动,我们思想一动,就是爻象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动爻;你思想动了一下,就是爻动了,爻动了就会交、会变。孔子在《礼记·经解篇》仲介绍中国文化,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易经》的学问是宗教的、哲学的。懂了这个学问的人,自己要修养到圣洁——圣人最高境界,便要清心寡欲、静到极点才可。洁静是宗教性的,哲学性的,精微是科学性的,那比电脑还要精密。如果头脑比电脑还要精密,就可以研究《易经》的卦象了。不但要精密,还要通这个“微妙”,所以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现在讲到人事。人的意念一动,爻象才动,爻象在内一变,吉凶从外表就看出来了。所以一个人坐在那里,情绪一动,气色就不同了,内在的情绪一动,外面的象就表现出来了。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问它的前途如何,吉凶如何,你只看它内部一动,高明的人已经看清楚了结果。这就是“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注意啊!“功业见乎变”,建功立业,就在你一念之间的变通。一念之间有如此重要,也许是大成功,也许是大失败,没有中庸路线。所以第一等人懂了《易经》,可以领导变;第二等人呢?是适应这个变;末等人则是变过以後,坐在那里骂变。我常常用这个比方看搭公共汽车的人,第一等人把时间看好了,第一个上车,坐在那里睡觉到终站。第二等人车子来了,排队在中间还可以弄个位置坐坐。第三等人公共汽车快要开了,他才挟个皮包在後面追,眼看著汽车放黑烟,嘟的一声开走了,他还在後面骂,为什麽不等他!这种人太多了,他就不知道如何适应这个“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