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二百四十五)良马见鞭影而驰(下)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二百四十五)良马见鞭影而驰(下)
良马见鞭影而驰(下)
不二过更难,自己的错误犯一次,下一次不会再犯。这一点我们都做不到,这就是佛家说的习气。人永远犯自己常犯的错误。但是孔子这位得意门生,不幸短命的颜回,他却能做得到。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到“不远复”,意思就是不二过。有些人也不错,也时常检点自己不要犯错,错了不可再犯。但是我们一般人也只脂做到两三天以内很小心,不会再犯,过了半年三个月便忘记了,又犯啦!
孔子说∶“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他说不迁怒、不二过,只有一个人做得到,就是颜回。
《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得意学生子贡,你跟颜回两个人比比看,你们两个哪个好?子贡说∶“回也问一知十”。跟学禅宗一样,学禅宗的人要能“良马见鞭影也驰”,骑在一匹好马上,马鞭子一扬起来,它就跑了。那匹笨马呢?马屁股打烂了,它不但不跑,还倒退呢!“良马见鞭影而驰”,这是学禅宗的条件。所以找不到良马,宁可不讲禅。
颜回问一而知十,告诉他一样,他知道十样。“赐也,问一而知二”,子贡说我呢?老师告诉了我一点,我能懂得了两点。加起来问一知二懂了三面。当然《易经》的卦,第四面他还没有懂,而颜回已经懂了全卦,问一而知十了。所以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你实在不如他,连我都不如他。孔子对颜回推崇到这种程度,不但子贡不如他,连自己也不如他。孔子对两个心爱的学生这样说,也是真话。
孔子说,这种道德修养,颜回做到了。他说颜回做到了什麽程度呢?这方面孔子对颜回非常赞叹,在《论语》上固然可见,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
孔子说∶颜回呀!“有不善未尝不知”,他的思想修养,行为修养,有一点错误,自己都不能知道,这就是颜回的自知之明,一般人很难做到。
“知之未尝复行”,自己一知道错误,便不会再发生错误。就像学佛的修到了“空念头”後,起心动念,无论是善念、恶念,自己清清楚楚。善念保留,恶念不起,恶念一萌,立即把它空掉,这就是“知之未尝复行”,知道了便不会再来。
“不远复”也可以解释为一起心动念立刻就知道了,就马上平息了的意思。
“无只悔”,因此做人做事永远没有後悔,这样就大吉大利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