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二百五十二)易其心定其交(下) |
弘易连载∶南怀谨 易经系辞别讲(二百五十二)易其心定其交(下)
易其心定其交(下)
譬如我们前面讲过的管鲍之交,管子开始跟鲍叔牙做生意,结帐的时候,鲍叔牙也不问赚了多少,管仲就自己装了起来。人家告诉鲍叔牙,管仲太不够意思,两个人做生意赚了一千万,才给你鲍叔牙一百万!鲍叔牙不但不以为意,还说∶“他因为穷!他需要钱,我不需要。”这多麽难?管仲那个做法是乱来的,拿了就拿了,用了就用了,管仲的心情鲍叔牙了解。最後管仲要死的时候,齐桓公对他说∶你死了以後,我想把这个宰相交给鲍叔牙来做如何?管仲说∶千万不可交给鲍叔牙,他绝不能当宰相。他就这麽爱护鲍叔牙,也只有鲍叔牙懂得,管仲不要他接位,是为了顾全齐桓公,也为了顾全鲍叔牙。这种胸怀多好,多高超,也只有知已才懂。如果像现在的人,你不做国防部长,应该交给我,却交给别人,那还够朋友吗!当年你当部长还是我建议的,要我当部长你却还要反对!不骂你祖宗八代才怪!所以只有知已才能爱人以德。过去我们念到“定其交而後求”,很滑头地加了一个小批说∶“有酒有肉皆朋友,患难何曾见一人!真有患难的时候,何曾有一人来帮助你啊!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这就是修道,修正人生的行为,人生的大道,能够修正这三个要点,自己才能够“全”。人生境界常有求全之毁,谁也不是一个完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被人家挑剔。攻击人批评人的文章,都是求全之毁。诽谤人家容易,要求人家都是圣人,自己却是混蛋。写文章的人当然绝不是圣人,可是他要求人家都是圣人。所以我们人随时都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呢?有时候人家恭维我们,我们自己还没有想到有这个长处,甚至被人过度地恭维了,会使自己得意忘形。恭维来了,就是不虞之誉。所以我说孟子到底还是圣人。
懂得了求全之毁,人生才能求全,人生才可能全始全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