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零九)五的哲學(上)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零九)五的哲學(上)
五的哲學(上)
前面我們講了兩套數字,現在又是一套數字: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孔子說“天數五,地數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也是五;乃至佛學所講的五大“地、水、火、風、空”,及五蘊“色、受、想、行、識”等等都是五,是同一個數理哲學來的。天數五位,地數五位,各位相加減後就又不同了。“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單數歸到單數里邊,雙數歸到雙數里邊,另外又是一個結論。總和的數字不同,天數是二十五,“一、三、五、七、九”相加為二十五。所以孔子說,天數二十有五,構成了我們農業社會二十四個節氣。譬如今天是陰曆三月二十七,再過幾天就是清明。但是台灣的清明不作數,既不清也不明,這是閒話。
“二、四、六、八、十”相加為三十,這就是“地數三十”,講地球與月亮的關係。古人為什麼三十天叫一個月,就是這個道理。五天叫一候,三候就是一氣,兩氣就是一節。一年有七十二個侯,叫氣候;二十四個節氣:清明呀、小滿呀、白露呀、冬至呀……這二十四個節氣在我們農村很有用處。每一個節氣,各地區都有一些歌決,很準的!我很想把它收集起來。譬如“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北方的話。就是在驚蟄這天打雷的話,一定豐收,米像泥巴那麼賤。“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有雨,便少疾病。但是各地不同。哪個時候漲潮,哪個時候退潮,都準得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祖宗們一個一個留下來的經驗。台灣也有台灣的說法。大家如果能夠把它收集起來很有用處,不要等到老年人死光了,以後便沒有人知道了。古人留下來的經驗,甚至比氣象台還要準確。《易經》幾千年前便說出這些數字,天地之數相加五十有五,這個五十有五很嚴重,“此所以成鬼神而行變化也”,連鬼神都逃不出這五十五個數的範圍。所以真能夠懂了數理哲學,鬼神都逃不出你的手了。“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厲害的數字是五,這是講數理的基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