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十)五的哲學(下) |
弘易連載:南懷謹 易經繫辭別講(一百一拾)五的哲學(下)
五的哲學(下)
中國過去卜卦不是迷信,是依據數理哲學來的。古代用蓍草來卜卦。“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用的是五十根。為什麼只用五下根來卜呢?因為那五根基本數是不能動的。等於天體上的太陽、月亮,這五星是不須動的。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像四時,歸奇於以像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後卦。”
“大衍之數五十”。衍就是衍繹。所以卜卦用五十根蓍草。當你拿五十根蓍草一搖,默禱完了,便從五十根中抽出來一根放在一邊不用。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不用五十)。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哲學的道理,不管你打仗、做生意,便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為什麼只用四十九而不用五十呢?就是基本數不動,擺在那裡不用。
嚴格地說,真正要做生意,你要有三倍的本錢,如果開一個工廠要一千萬的話,你便要準備三千萬才能開工廠。為什麼?因為你必須要有安全儲備的原料、資金回收周轉的時間,還要有意外風險的準備金等等,所以一千萬的生意,便得要有三千萬的本錢,甚至四千萬;另外一千萬備而不用,應付意外情況。所以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那個“一”是備而不用!同樣,你的那個一千萬也是備而不能動用,萬一到了十分危險的生死關頭,就不會走投無路,也不會上吊了。所以在一開始你便要把那一帖不死之藥准備好,拿在手中。這就是《易經》只用四十九,留一不用的道理。這個“一”不能用,也是天地自然的法則。 |
|
|
 |